《奇特的一生》


前言

如果问哪本书对于二十岁的我影响最深,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是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但如果有人问我这之后的七年哪本书影响我最深,我会毫不犹豫回答是《奇特的一生》,不过与其说是这本书影响了我,倒不如说是书中的主人公影响了我,他做事的态度,以及那套做事的方法无疑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找到缺失的轴

其实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在大方向上确立了类似人生终极目标那样的东西(好像是一瞬间的顿悟,那种感觉很奇妙,至今发生过几次),但是那种东西始终抽象的、含糊的,时间久了会产生一种自我怀疑,我做的事情真的符合我的价值观吗?真的符合我最终的期许吗?如果我最终的期许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呢?就这样,我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简单地说,我的问题是:我给自己内部定性了,但是我始终缺少一种方法论给自己定量,辅助我去达到定性的标准。就好比一个圆规,我有了位于中心的那个轴,但是我缺少另外一个外部轴,辅助我画出圆,变幻出不同的形状来。

而本书主人公以及他那套方法论的出现无疑给我补上这块轴,让我在宏观上变得更加清晰、坚定起来。

定性+定量;抽象+具象;宏观+微观;整体+具体。

契机

本书的主人公叫柳比歇夫。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人是在一个Up主的视频上,我记得那个视频很长,那个Up主非常详细讲了关于柳比歇夫和时间统计方法,以及柳比歇夫对他的影响。看完那个视频后我久久(大约一天的时间)不能忘怀,第二天按捺不住好奇心我马上在网上找了电子版,花了几个小时读完。说实话,读完书的那一瞬间并没有给我很震撼的感觉,反倒觉得这书写的不像小说也不像人物传记,排版和叙事结构让我有点摸不清头脑,我读完没啥感觉。

尝试时间统计

不过由于我受到那位up主视频的强烈冲击以及对书中主人公的那套时间统计方法的好奇,加上我以往的阅读经验,我隐约感觉这是个很厉害的东西。于是,我当天马上就执行了时间统计,那天是2022年6月9日。

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截止至现在我的数据库里已经产生了2,707条时间记录,记录了2,535.54个小时。一年多的时间并不长,但当我回过头看的时候,我感觉对于当初执行时间统计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

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我想带着在实践中产生的启发和思考,重新去审视这本书。于是我花了大概三天的时间(每天一小时)重新读了这本书,发现之前看不懂的地方慢慢明朗起来,对于柳比歇夫的敬佩之情有增无减。所以想写点自己的实践和从柳比歇夫身上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当作记录。

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的风格跟我以往读的书都有点不一样,既不是小说也不是那种带有时间线的人物传记,它是一本文献类的散文,以下是GPT对于文献散文的解释

“文献散文” 是一个结合了文学和学术元素的文体,通常用于探讨特定主题或问题。它的特点是既包含文学性的表达和散文的清晰逻辑思维,又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以支持作者的观点或论证。

文献散文的写作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性的表达:文献散文通常会使用富有文学感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和吸引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投入到文章中。
  2. 学术性的分析:文献散文的作者会深入研究和分析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种深入分析有助于文章的严密性和可信度。
  3. 引用文献资料:文献散文会频繁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观点和实验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论点。这些引用通常以学术引用格式呈现,如APA、MLA等。
  4. 主题或问题探讨:文献散文通常会围绕特定的主题或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文献资料和分析来深入探究该主题,提供新的见解或观点。

总之,文献散文是一种将文学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写作风格,旨在通过文学性的表达和学术性的分析来探讨特定主题或问题,以启发读者思考和理解更多关于该主题的信息。

by Chat GPT

简单来说,这本书是作者通过整理主人公柳比歇夫生平的一些文献资料,然后穿插自己的思考形成的一本书。讲的是主人公柳比歇夫,在26岁确定了人生目标(研究昆虫分类学),然后利用自己独创的时间统计方法,56年如一日地执行、优化这套方法,度过了一个充实的一生。

在这里随便列些数据,来看看柳比歇夫的一生如何的充实:

  1. 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涉及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
  2.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大约有一万两千五百张打字稿
  3. 各个领域的全才: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文学。。。既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
  4. 无数日记随笔:学术通信,事务信函,生物学、数学、社会学的教案,日记,论文,手稿。。。
  5. 每天睡眠超过十小时,家庭生活娱乐同样均衡无比。。。

光是看着这些,无论是谁都会好奇这个人为何能一生能做这么多事,而且又是如此的均衡、可怕。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根据作者的研究,柳比歇夫之所以一生能做这么多事,很大一部分因素得益于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

他从二十六岁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就以分钟为单位,记录每日的时间花费。他的时间记录很简单,就是不带任何个人情感(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地记录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以及花费了多少时间(加权重)。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

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柳比歇夫1964年4月7日的时间记录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

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

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1.0)。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二十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五分,

《消息报》——十分,

《文学报》——二十分;

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

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四十五分。

柳比歇夫1964年4月8日的时间记录

成千上万页都是这种时间记录,然后他会对每日、每月、每年进行一个统计分析、总结。画出一些图、列出一些表。从1916年到1972年他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五十六年如一日,柳比歇夫都毫无遗漏的记下他的时间花费情况。甚至他儿子夭亡那天都在没完没了地记录。通过这种长期的记录时间,他已经在无形之中拥有了一种感知时间的能力。

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明在冷冰冰地流逝。

除了时间统计法,他还有几个自己的原则:

  1. 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 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 睡得很多,十个小时左右

柳比歇夫哪里了不起?

  1. 数十年做一件事从未间断,这件事本身就是了不起
  2. 安贫乐道,放弃享乐的机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哪怕最后都无法实现,仍狂热般地去执行
  3. 一生挫折无数,仍屡败屡战
    • 五岁,从柱子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臂;
    • 八岁,一块板压坏了脚;
    • 十四岁,在做昆虫标本切片的时候,割破了自己的手,得了败血症;
    • 二十岁,急性阑尾炎;
    • 一九一八年,肺结核;
    • 一九二○年,格鲁布氏肺炎;
    • 一九二二年,斑疹伤寒;
    • 一九二五年,最严重的神经衰弱;
    • 一九三○年,由于康德拉节耶夫事件,几乎被捕;
    • 一九三七年,列宁格勒(全苏植物保护研究所)危机;
    • 一九三九年,在游泳池跳水没有跳好,得乳突炎;
    • 一九四六年,飞机失事;
    • 一九四八年,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例会后被整;
    • 一九六四年,摔交,后脑猛撞在冰上;
    • 一九七○年,摔断股骨腰……

万一柳比歇夫确定的目标是不能达到的,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呢?万一过了二十来年,证明创立这样一种生物自然分类法是不可能的呢?或者说,万一现代数学机器不适合于这方面的用途呢?这样一来,虚度了年华,当初的目标原来是虚幻的东西,目标明确变成了漫无目的。这是冒险吗?不,比冒险更可怕;这是押宝;未来、才华和希望——这些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统统拿来孤注一掷。谁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幻想家在无声无臭中死去,没有达到可望而不可即的目的!狂热、偏执、禁欲——科学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什么代价没有付出过!

时间统计给我带来什么

虽然我的时间统计只进行一年多,但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超乎寻常的体验。

  1. 强烈的充实感:当我会回看自己几个月前的时间记录,我有种很强烈的充实感。感觉我的那段时间、那段记忆、那些体验被定格下来,永远地存在我的生命中,只要我想,我便能马上重现。知道这些回忆没有流失,心中莫名有种很强烈的充实感、安全感。
  2. 清晰的目标感:通过统计分析每日、每月、每年的时间花费,我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花费最多,哪些时间的花费符合我的愿景,如果不符合的话我接下来应该如何调整、纠正。
  3. 生命线:宏观来讲,人的一生是由一系列体验尝试、无数个时间点滴构成的,当这些点滴与体验一种颇为具象化的方式呈现的时候,有种很奇妙的感觉。从远处看仿佛从起点到终点有一条非常长、非常长的线,这条线曲曲折折,但拉近看又不是一条线,是无数个点,每个点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美感。再拉近看,这些点又不是点,每个点似乎变成一个的熟悉场景,你能感受到当时空气中散发的那股味道。正如普鲁斯特所说,当所有东西都消失殆尽时,唯有空中飘荡的气味仍恋恋不散,让往事历历在目。

在我读完这本书开始,我就已经打算把这件事贯彻我的一生。带着科学家般的狂热,苦行僧般的坚持,翻译家般的一丝不苟,至死不渝。

也许,当我肉体逐渐消亡、精神日暮途穷之时,这些时间记录能给我极大的慰藉,我这么想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